箭术是当今打击最远的能力,手中还有一把龙角弓,李鸿儒对箭术是极为上心的。
只是他也欲一次将这些箭术齐齐学完 免得将来出现来回反复 难于获取进入藏书秘阁的机会。
“总算了却了见识落日弓的心思!”李鸿儒笑道。
“可惜了这些绝世典籍”刘仁景叹息道:“万法有诸多奇妙,但只有能掌控的才算真实。”
术典和武技不是看看书就能学会 否则大唐皇室早已经是世家最强大的修炼者阵营。
大唐皇室有诸多皇子皇女 但修行有成者并不算多。
最老的一辈无疑是属于太上皇,但相较于大隋帝又或其他开国君王 太上皇的实力并不算太出色。
甚至于当年太上皇实力难以镇压仅仅是皇子的唐皇和太子。
但太上皇的福源确实深厚,谋而后动之下 有诸多人相助 几个儿子更是不凡,才有了大唐如今的江山。
光辉耀眼的皇二代们以唐皇和前太子,四皇子等数人最为出色。
而到了皇三代们,有数人钟情于术法 刘仁景难于在其中看出有谁能登高的迹象。
这册顶级的弓箭之术在皇三代们中难有传人。
若是李鸿儒能练一练也好。
他惋惜时 只见李鸿儒的手收了回去。
这显然就算是看过了。
刘仁景无力吐槽李鸿儒这种长见识的恶趣味。
入皇家秘阁一次不容易,他希望李鸿儒长点心,能学到真正的学识。
给李鸿儒指引了桌椅的位置,他这才轻轻拉上了密室的锁,步入到藏书阁中。
“黄庭经?”刘仁景皱眉低声道:“莫不是李淳风这牛鼻子在背后蛊惑李贤侄 道家这批人当真是没几个好货,一门心思祸害人!”
李鸿儒兴冲冲而来 可拿到黄庭经之后,脸上的一丝小失望显然做不得假。
若是处于宗正寺的位置上 刘仁景说不得就要敲打敲打上清派了。
一时间他还真想官复原职,去批斗批斗道家那批人。
“心要稳 我不生气 我不能不生气!”
唐皇就是让他以后莫要参与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守在藏书阁静心,静心之后才有可能官复原职。
刘仁景抚了抚自己胸口,尽量让自己看上去气顺一些。
在藏书秘阁的书房中,从刘仁景那儿得知了黄庭经的效果,李鸿儒也在保持尽量不生气的心态。
他取了黄庭经,见得工工整整的楷书,一时也有些失神。
字如人,好看的字如同美貌一样,看上去让人心旷神怡。
在王羲之的楷中,他更是看到了一种稳重和踏实。
这似乎蕴藏着做人的道理。
楷书便是这般端正。
黄庭经中的书法遒媚劲健,又有着气势恢宏。
待得李鸿儒晃然入神,他只觉灵魂中似乎有大道洪钟撞响,
远远之处,一个道人在喃声讲道,又似乎在阐述为人。
黄庭经重在吐纳行气,又论述长生久视之道,阐述黄庭三宫及三丹田与养生的关系。
“存思黄庭,炼养丹田,积精累气!”
李鸿儒喃喃发声。
黄庭经确实注重修身养性,调中益气,但这是一册长生经,又在长生的继承上有着延伸。
这似乎和洗髓经的三脉七轮理论有几分相似,只是黄庭经分成了黄庭三宫及三丹田。
一册是释家经,一册是道家传承经典。
在不同的修行中产生了同样的火花碰撞。
“若道家有黄庭三宫,我修行便不属于儒家异类。”
不论是三脉七轮,还是黄庭三宫,这都与三位一体元神有或多或少的一些关联。
李鸿儒谨慎思索其中的利与弊,最终才研读修行了下去。
道家典籍重基础,中性平和,少有释家的莫名和诡异。
这册书难将他带到坑中去。
甚至于很可能对他有上佳的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