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思徊拉开窗帘,早晨六点的阳光照进这间四十平的小屋子,半空中有一点扬尘,缓慢飘着。周思徊闲了一段时间,有些不适应早起,靠在窗台上望着那些扬尘喝了口水,才反身推开窗,隔壁早市的喧闹一下子漫进来,小贩的吆喝妇女的闲话,这座小城的路太窄了,但却不时会有豪车开过,从不栓牵引绳遛弯的宠物狗都爱在路边追车。
周思徊望着这一派新鲜景象,沉郁许久的心情就像窗前的那棵香樟,在这个春日早晨,舒展开来。
今天是他到任的第一天,他是祝陵四中高二三班的新英文老师。
*
祝陵虽然是座小城,但因为酿酒闻名,当地人都挺富裕的。然而酒乡文化终究还是敌不过摩登冲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祝陵人都爱上了追逐潮流,饭后满街的泰迪宠物犬,和突兀地夹在酒行中间的名叫“stardust”的山寨咖啡馆,都是前些阵子风靡过的。如今祝陵有了新的追逐对象,那就是换了新校长又拿到新赞助的祝陵四中,这所升学率颇高的高中与时俱进,不仅引进了一批来自省会的师资,还把学生的校服全都换成了韩式制服,虽然因此多了些莫名其妙的费用,但这更像是一针兴奋剂,让热爱攀比的祝陵人争先恐后,想为这座主干道一个小时就能走完的小城添些大都市的色彩。
周思徊就是祝陵四中新纳入的老师中的一名,他名校毕业,一口流利英文,英腔美音切换自如,而且长相斯文,戴一副款式普通的银边眼镜,谈吐十分有修养。
年级主任把周思徊带进一年级的教师办公室,笑眯眯地介绍说周老师年纪尚轻,但能力不小,是校长亲自挖过来的才俊。
本来只是在座椅上随意转过身闲瞥两眼的原校老师们,像慢悠悠摇在水底的水草,被谁一把抓住,空气都跟着紧了紧。
一个体态微胖,在窗边浇花的女老师笑着问:“哟,大人物,之前是在哪所学校高就呀?我老公在省教育厅工作,省会那几所学校我都还算熟。”
周思徊知道这问题是在问他,但是他保持着垂眸站在年级主任旁边,没搭腔,装作没意识到自己应该进入话题。
结果年级主任显然也是对方那边的,笑眯眯地对周思徊说:“周老师,秦老师问你呢。”
周思徊做出醒神的样子:“哦,我之前是在小地方支教的,还没在市级的学校工作过。”
教师们都是一怔。
一个半躺在椅子上的青年男教师手里转着笔,说道:“也是,周老师年轻,的确应该是刚从支教队伍出来的,校长从支教队伍里挖人,还真是费心。”
“是啊,周老师也肯定有过人之处。”
几个老师当着周思徊的面议论了几句,那个浇花的秦老师放下洒水壶,扭着腰朝周思徊走过来,她虽然有些胖,但曲线明显,穿一身红裙,应该是性格张扬的人。
“小地方苦,咱们这儿虽然地方也小,但是正经的四线,学校你也看到了,设施完善,来咱们这儿,你来对地方了。”秦老师说着,伸手拍了拍周思徊的肩膀。
周思徊还是半垂着头,弯腰颔首,虽然表现得谦逊,但一直没拿正眼看人。
秦老师拍在他肩膀上的手不由自主捏了一下,他也不看过来,秦老师眉头微蹙,瞧了一眼站旁边的年级主任,年级主任扬了扬眉毛,示意自己也不清楚这人脾性。
“好了,”年级主任爽朗地喊了一声,拉回大家的注意力,“人交给你们了,你们多照顾照顾,我就先走了。”
年级主任晃着胳膊走了,看上去挺闲适的,秦老师回头看了看,对刚刚那个转笔的男老师道:“小方,你带小周熟悉熟悉?”
刚刚还叫着周老师,现在立刻改口小周,听不出是亲昵还是某种示威。
姓方的老师懒懒地从座椅上起身,撑着桌沿往角落一比划:“你的桌子,放下东西我带你去转转吧。”说完还打了个哈欠。
“谢谢。”
周思徊带的东西不多,一个新的笔记本和两支笔,他放下东西的时候发现桌上除了电脑,还放了放了一本崭新的备课册,“备课”两字很鲜亮,仿佛油墨还没干。
周思徊淡漠的神情,微不可查地亮了一些。
*
方老师全名叫方南真,比周思徊大四岁,今年28,省里师范学院毕业的,方南真问周思徊的学校,周思徊说了,把他吓了一跳。
“你学校那么好,怎么会来当高中老师啊?”
“一直都想当老师。”周思徊答得很淡,看得出来想一带而过。
方南真便也不追问,他做了这么些年老师,哪怕是装蒜,也没人说过干这行是真喜欢,原因都是“家里安排的”“稳定
”“有假期呀”这类颇现实的理由。
本来嘛,现在还有谁是真的把教师这个职业当做灵魂工程师来做的,都是混口饭吃。
方南真带周思徊去看了他要教的高二三班的教室,恰逢下课铃响,班长喊“起立”的声音很亮,周思徊不自主看过去,见是个腰背笔直的女生,面庞清秀,胸前的蝴蝶结蓬松,这里的校服的确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