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俞浩接到嫂子的电话,那头支支吾吾了半天才说起要回夫家过年的事。
这是她新婚以后第一次回夫家过年,本应该带小孩子也过去,可当初他俩登记时,因为有小孩这件事,对方家里反对得很激烈。
为了这个年能够安安稳稳地过去,她只好暂时委屈一下小孩子,母子分离了。
当时牟云笙同母异父的弟弟Hugo早就已经来家里了,家里有空房也能准备睡的地方,但俞浩还是捂住话筒问了牟云笙。
牟云笙无所谓,让他自己做决定,俞浩就答应下来了。
两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在析津过年,同龄,虽然文化上有差异,可贪玩的天性倒是相通的,有游戏机和漫画,不过多久就玩到一起了。
Hugo的不是很好,俞国春的普通话也有口音。
一开始俞国春做自我介绍,Hugo很吃惊地对牟云笙说:“他的名字和我一样!”
牟云笙无言以对。
不过,带他们一起去吃了一顿洋快餐以后,俞浩便不担心他们合不来了。
“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各大超市就会出现永远不会过时的应景新春歌曲,歌声回荡在嘈杂的人声里,与高高挂起的灯笼和春帖一起相得益彰。
俞浩拿着五罐茶叶在一排排收银台的队伍后面寻找牟云笙的身影。
对他来说,在人群之中找牟云笙实在是太简单。
俞浩很快看见他们三人,正要开口,却被一个购物车撞上了。
“啊,不好意思。”他条件反射地说了一声。
对方光顾着和身后的女孩聊天,回头发现自己撞了人,尴尬地笑说对不起。
俞浩淡淡地笑了一笑,走到牟云笙的身边,把茶叶都放进了他那个没装什么东西的购物车里,顺手把购物车往自己这边拉了一下。
牟云笙一直在低头划手机,抬眼问:“没撞疼吧?”
还以为他没留意这件事,俞浩摇摇头,说:“没事。”
“嗯。”他又低下头,过了两秒不知怎么想的,突然伸手往俞浩的脑袋上揉了一下。
俞浩想避又没避开,扁了扁嘴巴,索性扭头去看那两个小少年,余光却瞥见了一道道队伍尽头的那面大镜子,短寸头十分醒目。
是上个星期去剪的,俞浩想着快过年了,先把已经有些长的头发剪一剪。
无奈发型师把他口中的“稍微剪短一些”意会错误,等俞浩试图阻止的时候,已经不得不短成寸头了。
冬天析津的风大,也冷,俞浩把帽衫的帽子戴上回家,见到牟云笙,愣是不知道要怎么把帽子摘下来。
反而是牟云笙看他怪里怪气的,上前把帽子拨掉。
当时他看了一愣,忍着笑走回厨房继续看那煲骨头汤,俞浩本就不高兴,看他这样,干脆去逗生鱼片了。
“好啦,别在那里闷闷不乐了。过来让我抱一下。”牟云笙突然在后头说。
俞浩蹲在地上,回头奇怪地看他。
没等他起身,牟云笙走近把他拉起来,嘴上还笑说“啊呀好帅”,抱在怀里,把他的脑袋揉了半天。
哪里帅了?俞浩在心里吁了口气,低头收捡了一下购物车里的东西。
“在看什么书?”前边的几位顾客都买了满满一车的东西,这队伍要往前挪动一点都显得困难,俞浩百无聊赖,看牟云笙的手机。
牟云笙把手机递给他。
“《浮生六记》。”俞浩看上面的断句都不是白话文,摇摇头表示自己没听说过,问,“讲什么的?”
“就是一本自传体的随笔,沈复和他妻子的日常生活。”牟云笙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了两下,“挺好玩的。”
俞浩想了想,见他没有要给自己看的意思,一只脚便踏到了购物车的一侧轮子架上,凑过去说:“传到我的手机来吧,我有空的时候看一看。这个古文好像不是很难懂。”
牟云笙犹豫了一下,前边的人往前挪了一个位置,他拉过购物车以及站在购物车上的俞浩,说:“这个还是别看了,改天我找另一本给你看。”
俞浩皱眉,问:“为什么?”他踩回地面上。
“结局不好,后来他的妻子死了,他的生活之后也过得很流离。”牟云笙说。
闻言俞浩一怔,正要说些什么,Hugo就在旁边颠着一个足球形状的玩具说:“俞叔叔,我能买这个吗?”
俞浩看他玩得兴致,奇道:“这是什么?”
“不知道。”这玩具比真的足球要小很多,难得他已经长那么高了,还踢得这么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