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正是吃饭的时候,郭嘉和戏志才两人都爱喝酒,若是想打探他们的行踪,,那么找一家酒坊相问肯定是不会错的。
他们两人都是寒门士子身无余财,想来也不会去那些十分高档的酒楼,张燕站在书院门口查看了一番四周之后,便向着一家装饰简单却看起来分外雅致的小酒馆走了过去。
兖州、颍川郡、阳翟城。
众人议事完毕之后,张燕又在善无城呆了几天,和众人沟通了一下军政细节的事情,事情办完之后,张燕留下众人坐镇各地,他便带着典韦和五六名亲卫打马南下直往颍川而去,张燕等人一路飞马而行,疾驰六天之后,终于到达了颍川郡的郡治阳翟城。
颍川郡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一直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此,因此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这里也是世家门阀的一个聚集地,此时的颍川郡还属于豫州刺史部,颍川人才辈出、名士遍地、数不胜数,乃是一处士子云集之地!
颍川最为著名的便是颍川书院了,东汉末年,水镜先生、庞德公等许多著名的大儒都曾经在这里教学,郭嘉、荀彧、荀攸、戏志才、钟繇等名臣谋士都是从颍川书院走出来的英才。
颍川书院位于颍川郡治所阳翟城外,阳翟城便是张燕此次南下的一个目的地了。
张燕到达阳翟城之后,直接打听道路便来到了颍川书院外面,颍川书院附近到处都是穿着儒衫的士子,一派儒雅风流的景象,令人流连忘返颇为心折。
张燕看着眼前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出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也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写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水镜先生。
颍川书院四字,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乃是当世不可多得的墨宝,从这四个字上便可以看出水镜先生司马微的刚直傲骨!
颍川书院并不禁止外人入内,张燕也十分想见识一下这座培养出诸多英杰留名万古的书院,张燕将身边的亲卫留在外面,带着典韦两人便向着颍川书院里面走了进去,门口的两个护卫看到张燕英武过人、不怒自威的面相,和他后面高大威武满脸恶相的典韦,便看出来了这两人定不是寻常的人物。
护卫看到典韦之后便有些心惊胆战了,再加上书院也不禁止外人入内,两名护卫并没有敢上前查问张燕,一路目送着张燕走了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