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大将徐晃(2 / 2)

关羽一路所向睥睨将樊城团团包围,后来又一场打水淹死了于禁的十万大军,斩杀了曹操大将庞德,俘虏了曹魏大将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于禁兵败之后,许昌震动、天下震动,曹操都有了迁都的打算,在这曹操最为艰难的时刻,又是徐晃临危受命,领兵前去樊城大战关羽解樊城之围!

当时关羽军主力屯围头,一部屯四冢,徐晃以声东击西战术,扬言欲攻围头,却出其不意突袭四冢。关羽恐四冢有失,自率步骑五千出战,战前,由于关羽和徐晃是同乡而且关系很好,两人隔着遥远对话,但说平生,不及军事,不久徐晃下马宣军令:“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公明,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

随后两军混战,关羽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当时关羽营寨,外围深壕及鹿角十重,障碍设施极为严密,若从营外强攻极为困难。现乘其军陷于混乱之机,由内突袭,一举大破之,杀降蜀之胡修、傅方,这才解了樊城之围!

曹操说起樊城之战的时候,曾经这样赞叹徐晃,“敌人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我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敌围的。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穰苴!(注:成语“长驱直入“即由此而来。)

徐晃不仅能征善战、为人忠义,而且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当时诸军云集于摩陂,曹操案行诸营,不少士兵出阵围观,唯有徐晃部下军营整齐,将士驻阵不动。曹操见此,叹道:“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啊!”

徐晃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病死前还特别嘱咐叫埋葬他时敛以时服,而且他每战有功,但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在曹操的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得晌,属徐晃。“徐晃用兵作战都把斥候派到很远的地方。先做出打不赢的样子,然后再奋勇作战,追杀敌人夺取胜利,兵士们常常忙得没有空闲吃饭,可谓别具一格。

徐晃常叹息着说:“古代的人常会忧虑遇不到贤明的国君,我现在有幸遇到了明主,尤其应当立功报效国君,哪里是为了个人名誉才做的!“,所以徐晃把为曹魏的统一事业而战斗当作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鞭策着自己的行动。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说的便是徐晃这种人,徐晃虽然没有像马超、赵云、张辽、关羽、张飞等将一般有一样震惊天下的战绩,但是他经常临危受命,为主公化解危难,可谓是三国之时上等的将帅之才,这要是张燕此行最为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