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李从珂自焚(2 / 2)

五代群英 洪刘华 3340 字 2020-04-21

一十四载至此亡。

从珂一死,都城各将吏统开城迎降,解甲待罪。石敬瑭率兵入都,暂居旧第。命刘知远部署京城,扑灭玄武楼余火,禁止侵掠,使各军一律还营。所有契丹将卒留馆天宫寺中,全城肃然,莫敢犯令。从前窜匿诸人民,数日皆还,悉复旧业。当由晋主下诏,促朝官入见,文武百官俱在宫门外谢恩。车驾乃移入大内,御文明殿,受群臣朝贺,用唐礼乐,大赦天下。惟从珂旧臣刘延浩、刘延朗、张延朗三人,罪在不赦,应正典刑。延浩自缢,两延朗皆处斩。追谥鄂王从厚为闵帝,改行礼葬,闵帝妃孔氏为皇后,袝葬闵帝陵。并为明宗皇后曹氏举哀,辍朝三日,拾骨安埋。觅得王德妃及许王从益,迎还宫中。妃自请为尼,晋主不许,引居至德宫,令皇后随时省问,事妃若母。封从益为郇国公,独废故主从珂为庶人。或取从珂膂及髀骨以献,乃命用王礼瘗葬。从珂享年五十一岁,史家称为废帝。总计后唐自庄宗起,至废帝止,四易其主,只过了十四年。

后唐已亡,变作后晋,仍用冯道同平章事,卢文纪为吏部尚书,周瓌为大将军,充三司使。命皇子重信为河南尹。追赠皇弟敬德、敬殷为太傅,皇子重英、重裔为太保。改兴唐府为广晋府,唐庄宗晋陵为伊陵。饯契丹将士归国,送回李赞华丧,封赠燕王。前学士李崧、吕琦,逃匿伊阙,晋主闻他多才,赦罪召还,授琦为秘书监,崧为兵部侍郎,兼判户部。寻且擢崧为相,充枢密使。桑维翰兼枢密使。

耶律德光闻晋主已经得国,当即北还。

石敬塘新得中原,但藩镇不服,尤耻臣于契丹。大同节度使判官吴峦,闭城不受契丹命。应州指挥使郭崇威,挺身南归。就使上表称贺的,也未免反侧不安。再加兵燹余生,疮痍未复,公私两困,国库空虚,契丹征求无厌,今日索币,明日索金,几乎供不胜供。石敬塘既然甘当儿皇帝,自然不能免供。

石敬瑭对于契丹百依百顺,非常谨慎,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德光为“父皇帝”,自称为“儿皇帝”。每当契丹使臣至,便拜受诏敕,除岁输30万布帛外,每逢吉凶庆吊之事便不时赠送好奇之物,以致赠送玩好奇异的车队相继以道。

杨光远从敬瑭入洛,加检校太尉,充宣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六军诸卫事。是时,光远每对敬瑭,常悒然不乐,敬瑭虑有不足,密遣近臣讯之。光远附奏曰:“臣贵为将相,非有不足,但以张生铁死得其所,臣弗如也,衷心内愧,是以不乐。”生铁,盖敬达之小字也。敬瑭闻其言,以光远为忠纯之臣。其实光远杀从厚,背从珂,杀敬达,降契丹,完全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

后唐已亡,李从珂一家葬身火海!李世民阴魂不散,又有人拜他为祖宗,称自己为太宗十八代子孙!其实只要你有能力,是不是太宗的子孙都不重要啊!如刘备称自己是刘邦后代,就觉得当皇帝应该比曹操、孙权优先,不知道根据在哪?

其实后唐、南唐跟大唐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后唐李克用父子都是沙陀人,赐姓李,李嗣源是李克用养子,李从珂又是李嗣源养子,他们与唐高祖唐太宗早就没有关系了!为了当皇帝,石敬塘认德光为父都行,李存勖、李嗣源拜李渊、李世民为祖宗也未尝不可!至于真正的祖宗,无名无姓,不管他了!不少人为皇上赐姓而受宠若惊,如果他生父、亲祖地下有知,不知道是高兴还是生气。

南唐,是在吴国基础上建立的一个江南政权。这个政权,傲视五代,纵横十国,攻灭闽国,一度灭楚,熬掉了北方的后晋、后汉、后周三代,到北宋初年依然顽强地存活着。这一切,无不归功于开国皇帝李昪打下的坚实基础。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