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董卓早已位极人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暂时还没法做到。
所以董卓把一颗心都投在了酒色之上,尤其是女色一事,董卓乐此不疲。
可如今董卓深陷不举的苦恼当中,郎中给他开的调养方子,大多也不能沾酒。
没了酒色,董卓脾气自然会变得喜怒无常。
长安城,李儒府上。
李儒红光满面,显然很是高兴。
这日李儒邀请了手握重兵的吕布前来赴宴,吕布欣然应允。
酒桌上,几杯酒下肚,李儒和吕布也打开了话匣子。
李儒装作醉醺醺的说到:“奉先兄乃是天下第一神将,可董卓那厮竟然明珠暗投,对将军处处压制,别说是将军您,就连儒这心里也甚是难受!”
闻言吕布瞳孔猛的一缩:“大人说笑了,岂敢直称董公名讳?”
不料李儒一拍桌子:“放他/娘的屁!什么董公,亏那厮还是儒的岳丈,这么多年儒兢兢业业,可到头来呢?竟是还比不过一个投机拍马、狼子野心的陶仲明!董卓那厮分明是要把陶商当作接班人培养,好一个卸磨杀驴啊!”
吕布的瞳孔又是一缩:“大人您醉了!”
李儒猛的站起身来,口中高喝道:“不,老子没醉!董卓既然不仁,那便休怪儒无义!若是董卓欲传位给公子,儒不会多说半个字,可陶商那厮算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一徐州投奔的破落户,凭什么他能骑在老子头上?就凭儒的出身低微?”
出身低微这四个字,算是说到了吕布的心坎里。
虽然在虎牢关一战前,吕布的武力堪称天下第一,但社会上层的人士并不是很看得起吕布,这是为何?
就是一个出身的问题,平民出身的吕布,饶是武艺通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
若是吕布能取得一些成就,手握重兵治下有地盘,这些王公贵族没准还会对吕布高看一眼。
但吕布又做出了三姓家奴的耻辱之事,这便使得这些上层人士更加看不起吕布。
出身寒门之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郭嘉那样的好运,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多数出身寒门之人,都是像吕布和李儒一般,埋头苦干许多年却依旧声名不显。
拿李儒为例,李儒为董卓干了多少事不必多说,但李儒却是比不过一个陶商,这就是因为陶商的出身比李儒要好很多,董卓会因此而高看陶商一眼。
李儒多年来本以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出身和结局,所以他才背着一身的骂名为董卓兢兢业业的卖命。
他也曾天真的以为只要自己努力,便可以改变出身。
但董卓的所作所为,使得李儒坚持多年的信仰轰然倒塌。
董卓对陶商的态度深深刺痛了李儒的心,也让李儒明白了出身寒门就是低人一等,怎么也无法改变。
即是无法改变,那也就没必要为董卓继续卖命了!
所以李儒韬光隐晦,将李元霸雪藏,只为静候时机,代董自立!
说下这番话的李儒醉了么?
并没有,他不过是借着装醉对吕布吐露心声,将吕布拉到他的贼船上。
李儒知道吕布的处境,看出来风光无两,但董卓一直没有真正的信任吕布,吕布对此事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李儒有很大的把握将吕布成功拉拢,如果吕布被拉拢过来,那李儒起事的日子便也不远了。
几个西凉军的老牌将领也已被李儒拉拢,只待李儒一声令下,便会起兵响应。
果不其然,吕布听后额头上青筋迸起老高,怒不可遏的一拍桌子。
只听一声巨响,实木的桌子被吕布一巴掌拍成了一堆废木。
吕布红着眼睛低喝道:“谁说寒门便要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