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歹说这才算是说服了冉闵。
但刘锋看的出来,虽然冉闵被他说服了,可他的心中还是对这些胡人心怀芥蒂,。
这也没关系,时间会冲淡一切的!
没过多久张辽便将匈奴百姓通通带回了并州,刘锋把他们打散分到了治下各州郡居住,分与房屋田地。
当然,并州的百姓对此没少反对,他们和冉闵的看法一样,就是这些人死不足惜!
因此刘锋给并州的百姓们好一顿思想教育,连吓带哄的,这才算是平息了这场风波。
刘锋虽然没有株连匈奴的百姓,但跟铁木真有关的匈奴族人,不论老少刘锋都下令尽数诛杀。
虽说祸不及家小,但留着铁木真的族人便是留下了隐患,刘锋只得狠心将这个隐患消除。
说实话,看着几岁的孩童那无助的目光,刘锋的心里也挺不是个滋味。
但他不得不这么做,成大事者,绝不能有妇人之仁!
该仁慈的时候可以仁慈,但该绝情的时候,一点恻隐之心也不能有!
匈奴各部的百姓很是顺从的接受了刘锋的安排,听话的跟着士兵前往了他们被分配的郡县。
因为像这种游牧民族都是崇尚强者的,汉军打败了他们的单于,消灭了他们的军队,他们理所应当的认为他们应该由汉军处置。
匈奴的百姓本以为他们也会落得个人头落地的下场,可刘锋非但没有杀他们,反而还分给了他们房屋和田地。
匈奴的百姓心想,这便是汉人所说的以德报怨吧!
所以匈奴各部的百姓不但没有仇恨刘锋,反而对刘锋感恩戴德,千恩万谢。
冉闵和并州诸将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颇多……
原来,汉人和胡人是能够在一起相处的!
原来,胡人的百姓也和汉人的百姓没什么两样!
不知不觉中,冉闵对胡人的仇视,竟是消退了几分……
匈奴各部都迁到了刘锋的治下,那原本属于他们的草原可就归刘锋了!
刘锋随即下令,将匈奴各部的地盘归在一起,设蒙古郡,归并州管辖。
既然已经设郡,那便需要建造城池,总不能让蒙古太守在帐篷里处置公务吧?
那谁去建造城池呢?这个不用犯愁,两万多匈奴降兵便是现成的劳力。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让这些降兵干点活不过分吧?
但光靠这两万多匈奴降兵也不够,刘锋便又张榜招募并州的青壮做工。
刘锋给这些工人的待遇很优厚,按时发放工钱,每日三餐。
在劳动时间上也有严格的限制,每天做工不得超过五个时辰。
待遇如此优厚,前来应招的青壮络绎不绝,很快便凑够了修建蒙古郡的工人。
并州的青壮简直就是争着抢着前来应招,没被选上的甚至都急了!
凭啥选他不选我一类的话语吵得负责招募的官员脑袋都大了……
由于要忙的事务实在太多,刘锋便一纸调令将张纮和辛毗调至并州任职。
这要再继续忙下去,刘锋就得留在并州过年!
刘锋命张纮改任并州刺史,辛毗改任蒙古太守,辛评改任晋阳太守,三人即刻赶往并州上任。
接着刘锋又任命薛仁贵为并州都督,总揽并州军务。
薛仁贵麾下军团和将领都留在并州辅佐薛仁贵治理并州。
由薛仁贵、张纮、辛毗和辛评四人共同负责并州的重建和蒙古郡修建等相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