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
前来节度使府拜年的官吏,络绎不绝。
三个小家伙,也收到了好多压岁钱。
当然了,大家都是了解蜀王秉性的。
也没有人敢趁着这个机会来送礼。
过年期间,再次将李愔忙的不亦乐乎。
然后,李愔发现,三个小家伙刚学会走路的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了。
在他们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他们可喜欢走了。
根本就让人跟着自己,走过来走过去的,不肯停下来。
但是现在,那股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了。
三个小家伙没事儿就喜欢让人抱着。
一看到李愔,李蓉就伸出双手,娇声娇气地喊道:“爸爸,抱!”
“哎!”
李愔开心地将李蓉抱起来。
然后宝玉也伸出双手喊道:“爸爸,抱!”
李愔再次蹲下身来,将宝玉也抱起来。
最后,天赐也伸出双手,向李愔喊道:“爸爸,抱!”
李愔:“……”
……
正月,魏征病故。
魏征的死亡,让李世民非常悲痛,罢朝五天。
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李世民下诏要厚葬魏征,不过被魏征的妻子裴氏给拒绝了。
裴氏的理由就是,魏征生前生活简朴朴素,死后也应该从一而终。
豪华的葬礼,并不是魏征的志向。
魏征家里十分贫寒,裴氏只有小车,装载着魏征的灵柩送往墓地。
李世民带领文武百官出城想送,并且亲自刻书碑文。
魏征死后,李世民十分伤感,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玻璃做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衰更替;以人做镜子,可以看得清得失。”
“我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误,但是现在魏征去世,让我少了一面镜子啊!”
魏征病故之后,李世民派人到他家里,得到魏征书写的一页遗疏
《谏太宗十思疏》。
这封疏,应该是魏征在病重的时候写的,还没有写完,人就已经辞世了。
!
这封疏,自己非常潦草,难以辨别。
只有前面几行字,能够大概看清是什么意思。
大概意思是,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
任用善人治理国家,国家就能安定。
用坏人治理国家,国家就会衰败。
公卿大臣,他们都有自己的好恶。
有自己不喜欢的,就只能看到他的恶。
自己喜欢的,就只能看到他的好。
好恶之间,应当慎重。
如果能够避免这一点的话,不因为自己的不喜欢,就否认他的长处。
不因为自己的喜欢,就看不到他的坏处。
任用人才,不任凭自己的喜好,这样的话,国家就可以兴盛了。
看完魏征的遗疏,李世民非常感慨,他觉得,自己恐怕达不到,魏征所说的那种境界。
哪些公卿侍臣,可以把这些话写在手板上。
如果看到朕有过错的时候,一定要敢于进谏。
……
现在,齐州养殖场。
第一批鸡和猪,已经开始出栏了。
这也让紧缺的市场,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当然了,缓解的程度,其实还是有限的。
毕竟,现在养殖场才初步成型。
养殖的数量,并没有达到最大化的程度。
而齐州的哪些安置村的灾民,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事情可做。
每月都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现在对他们来说,种地基本上已经是白赚的了。
每月二百钱的还款,对他们每月都有几千钱收入的家庭来说,根本就不需要放在心上。
而齐州的灾民安置模式,也得到李世民的重视。
李世民命齐王将之书写成策,然后在整个大唐范围内推广学习。
这道命令,让所有的文武百官都为之震惊。
让李愔听到之后,欣喜不已。
可以说,齐州的灾民安置,已经走到整个大唐的前面去了。
齐王的经验,在整个大唐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学习,这可是天大的殊荣。
上一次众多官员弹劾齐王的事情,李世民狠狠申饬了一番。
!对御史风闻言事的权利,也收回了一些。
如果完全望风捕影,凭空捏造的话,是会受到严厉惩罚的。
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李世民并没有严惩他们,放过他们一码,却是在这里,狠狠地褒奖了齐王一顿。
这一次的褒奖,可是将魏王李泰,彻底给比下去了。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长孙顺德、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程咬金)、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世勣、秦叔宝。
这二十四位功臣,武将有一多半。
当然了,这也是隋末唐初的时代特色。
因为,这二十四位功臣,基本上都是跟随李渊或者是李世民打天下的老将。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而在这个时候,剑南道节度使,蜀王李愔,却是变的谨慎起来。
因为他非常清楚,接下来,大唐要进入一个动荡的时期。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三月。
就在这烟花三月,却是发生了一件震撼整个大唐的大事件。
幽州都督,燕王李佑,在幽州造反。
这里的时间节点,和原本的历史轨迹一般无二。
只不过,李佑所封的王还有封地,和原本历史轨迹中,有所出入。
原本历史轨迹中,李佑是被封为齐王,职务为齐州都督,他也是在齐州造反的。
但是因为李愔的到来,有些事情,悄然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齐州都督,乃是齐王李恪。
而李佑,此时仍然是幽州都督,被封为燕王。
而原本应该是属于李佑的长史权万纪,被李世民截胡给了蜀王李寅。
此时,李佑的长史仍然为薛大鼎。
因为李佑行为乖张,行事荒唐,和之前的李愔有的一拼,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薛大鼎屡次劝阻,李佑置之不理。
!薛大鼎气愤之下,就经常上奏状告燕王李佑。
李佑气愤之下,密谋杀害薛大鼎。
但是最终机密泄露,薛大鼎愤然之下,准备到长安告御状。
李佑十分害怕,派人杀害了薛大鼎。
而这时候,李佑的部下燕弘亮劝他造反。
最终李佑听从的燕弘亮的建议,李佑征集幽州城中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为兵。
任命他的左右为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职。
并且打开库房进行封赏,驱赶百姓进城为兵,布置官署。
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震惊,派兵部尚书李绩,率领九州府兵,和刘德威一起,共同讨伐平叛。
此时,李佑每天都和燕弘亮等五人,还有他们的王妃一起举行宴会作乐。
而每当谈论到朝廷的征讨官兵的时候,燕弘亮就非常傲然地说道:
“皇上不用担心,属下一手端着酒杯,用一只手就可以杀退大军。”
李佑非常信任燕弘亮,听到他的话,十分高兴。
这时候,李世民写信斥责李佑:
朕多次告诫你,要亲君子远小人,可你就是听不进去,以至于会做出这种畜牲不如的事情。
你速来性情乖张,又缺少德行,耳根子又软,会被谄媚的话语蛊惑。
朕现在痛心疾首,你真是愚蠢透顶啊!
你现在变成豺狼一般的人,不忠不孝,霍乱幽州,简直就是死有余辜。
你违背礼义,为天地所不容;你抛弃父亲背叛君王,人和神共同愤怒。
你以前是朕的儿子,现在确是变成了我大唐的仇人。
……
结果,镇压反叛的大军还没有到幽州。
燕王李佑的部下,已经不再听从他的号令。
等大军一到,李佑手下的大军直接背叛了他。
很快,李佑就被拿下。
李佑身边的燕弘亮,被直接杀死。
李佑被捉拿到长安。
四月六日,李佑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被李世民赐死在长安太极宫内省。
李!李佑的造反,让李世民极为伤心。
他觉得儿子的造反,他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他可能是一个好皇上,但未必是一个好父亲。
在李佑这件事情上,他并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李世民极为疼爱魏王李泰,尤其是在李泰去年上供了一部书之后,李世民多次对李泰的赏赐,都超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