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蘅喃喃的说道:“千古人龙,神之辅佑。”
“还记得武侯祠中的那棵古柏吗?”我在提醒他:“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南阳知县钮雷修了一座小亭以志纪念,那幅‘老松阅世卧云壑,乔木于今似画图’的对联是大清帝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内阁大学士陆润痒的墨宝,另一幅‘古木千章栖老鹤,使君三顾起卧龙’的对联,可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吴佩孚所题;到了2007年,前胡主席参观武侯祠,发现“古柏亭”的后墙有几道贯通的裂缝,指出是因为建筑基础下陷造成的,所以古柏亭再次得以维修,只是那棵古柏早就不复存在了。”
他淡淡一笑:“那也算是历史遗址。”
“顾大人所题的那幅‘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依然还挂在南阳武侯祠大拜殿的卷棚下。”我在给那个明代的士大夫讲故事:“在那幅名联旁边还有一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那副楹联是1958年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在南阳武侯祠看到顾大人撰写的楹联后,根据‘南襄联’的平仄和对仗即兴改作的;到了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他再次来到南阳,亲笔手书以后就悬挂在那里。您对那幅对联有何评价?”
顾嘉蘅笑而不语,这就是传统士大夫的秉性:绝不评论他人之优劣。
“1958年在南阳市解放路(南城门内)东侧出土了一块汉碑,曾经轰动一时,那块汉碑被定名为汉张景碑,1973年经中央批准,其拓片曾在日本展出;2009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其拓片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可见足以珍贵。”我在接着说道:“顾大人所见的那座六角形密檐式龙角塔还在,除了第一层塔的六个面镶嵌的画像砖已大部漫患以外。只是遗憾的是,顾大人当年精心重建的南阳古城可一点影子也找不到了。”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