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1901年被任命为基督教美国圣公会宜昌教区的主教丹尼尔-特朗布尔-亨廷顿(DanielTrumbullHuntington)在他所写的《宜昌:中国西部的门户》(Ichang:TheGatewaytoWesternChina)一书中,也记述了他从位于宜昌滨江路一带的外国人聚居区走到位于城里的教堂和学校的过程中见到神树的情景:“从院子里出来,经过左边的一个看起来很乱很臭的养鸭的池塘,先穿过一些破旧倒塌的土屋,然后从一些新房子间穿过,向左拐,经过一棵受人膜拜、挂着许多祭拜物的神树。树上挂的东西有的是油漆着‘神灵’字样的圆木牌,有的是长方形或者椭圆形的木牌,刻着‘神灵保佑’或者类似的虔诚的话”。
1934年的杂志《华安》中,有宜昌人杨晋豪写的一篇游记《游三游洞》,其中记述了作者等人相约去城外远郊三游洞游玩的路上的一些所见所闻:“有一处山岩的旁边,接连在一起高高地有五六棵树,危嵩在岩石之上。仔细看看它们底树根,却像瀑布一样地攀爬在石头外,原来都是出自于一个树根;大概是因为这种形状很神奇,人们无法解释,认为是这种什么神灵的化身,因此在树身上挂了很多的圆形红板,造了一个比较大的土地庙,还写了扁额和屏条的东西,如“有求、必应”等等。”
也许,亨廷顿主教和盖洛所见到的是同一棵位于宜昌城内、中书街与顾家巷拐弯处(笔者注:原来的财贸幼儿园、后来的有线电视台)门前的那大神树,可惜的就是一个有文字无照片、一个有照片却没有详细的位置说明;更可惜的就是,盖洛仅仅只是留下一张黑白照片和一句“宜昌街头的一棵神树”,无法知道那棵神树是否被通体染成过红色,是否有法师在那里举行过祭祀活动。
有人充满怀念的指出:“老照片中的这些神树大都早已在历史的风雨中凋零了,称之为宗教信仰也好,封建迷信也罢,这些‘神树’见证了百年来宜昌人渴求幸福安康的生活的心愿。”其实不然,就和现在的一些道观寺庙依然香火旺盛、信众众多,每到传统节日和高考之前,总是人潮汹涌一样,神树依然还在宜昌中心城区悄然存在。比如在当年盖洛曾经走过的百年邮电巷的红星路的入口处,路边花坛上一丛高高的灌木枝条上就依然挂着长长短短的祈福用的红布条在顺着巷道吹过来的江风中轻轻摇摆。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