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中书街(75)(2 / 2)

印象宜昌 宜昌石头 1802 字 2019-04-26

于是,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那个后来在武昌死在太平军的炮火之下的知府岳兴阿对府署又进行过一次大修;咸丰初年,来自宜昌的知府顾嘉蘅又进行了补修,在府宅后面东北侧建团练宾兴馆(团练公局);又过了几十年,到了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由当时的知府、官家子弟傅凤颺倡导并亲自督导,动员府署及地方州县大小官员捐出俸禄,对南阳府衙进行了大修及重建,并撰写了《重修南阳府署记》碑文,为这座明代建筑历年修缮和部分重建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此次修葺,工程浩大,前后共经历了五个年头,直到光绪27年(公元1901年)才最后宣告竣工。

这就是号称初置于元代、有证可查始于明代的南阳府衙最终的版本。

清末民初,南阳的管辖变小了,知府撤销了,原来的知府衙门变成知县署,再改称县公署,后又改称县政府。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延续了很多年的南阳府被撤消,府署故址被县公署所占用;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秋,南阳设立河南省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就设在南阳府衙里与县府和署,陆续有过增葺改建。解放后,新成立的南阳专员公署驻在此地,1965年后改为中共南阳地委第三招待所,后又改为家属院,直到最后全部搬离。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也为了适应旅游观光和博物展览的需要,经过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大修和重建,这座南阳府署衙门才恢复原状,也是现在呈现在参观者眼前的模样。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