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中国女皇武则天(三十四)(2 / 2)

往后几天,武后多次在明堂理政宣诏并大宴群臣,每宴都听得众人的称颂之声、忠心态度,而且各国使节也纷纷前来朝贺,没有任何人对祭祀的仪轨提出任何意见。这一切证明,武太后已经可以放心地向皇位迈进了。

二月十四日,一道早在计划中的诏书颁布天下:武士彟被追尊为周忠孝太皇,杨氏被追为忠孝太后,坟墓改称曰“陵”。

诏书发下,朝堂内外,一片波澜不惊。显示武则天可以放心地继续下一步。

当年十一月初一,武太后再次大宴群臣于明堂,改元载初,启用周历,将十一月改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

既然历书都翻了个儿,别的东西当然也要推陈出新。武太后堂姐的儿子凤阁侍郎宗秦客自告奋勇地献上了十二个“新字”。在这些字里,武后对“曌”(音照)格外青睐,立即决定留为己用,将自己那些“华”呀“媚”呀温柔可爱的名号统统丢掉,从此改名“武曌”。意为“日月当空”的意思。

载初元年九月初三,酷吏之一的傅游艺领着九百多名不知所以然的“关中百姓”联名上表,请武太后改国号为“周”,让皇帝李旦改名武旦(唱戏的?)。武太后推辞了请求,却将傅游艺提拔为给事中。

这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于是众人闻风而动,一时间,文武百官、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还有各色僧侣道士都随即上表,请太后改国号、“赐”皇帝改武。两三天内上表者就多达六万余人。

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使得不问世事的傀儡皇帝李旦再也坐不住了,他也不得不给老娘上了一道表章请求改姓。

一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