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宋仁宗之慈圣光献皇后曹氏(2 / 2)

某次,英宗生病了,请太后处置军国大事,曹皇后于是在东门小殿听政。大臣每天有所奏的未能处决的事,曹皇后就说:你们再商讨吧。不曾说过自己的意见。曹皇后熟读经史,多用它们来处决事情。朝廷内外每日奏报有几十份,都能一一记住纲要。

曹皇后不放纵外戚干政专权,检查制止曹氏家人和左右大臣、仆人的错误行为,一丝一毫也不通融,宫中省中一片肃然。

第二年夏天,英宗的病快好了,曹皇后就下令撤帘归政,英宗拿着诏书久久不下达,知道秋天才开始执行。

曹皇后一直反对外家男子入宫拜谒。神宗朝,曹皇后年岁已高,她的弟弟曹佾也老了。神宗几次都对祖母说应该让曹佾入宫见见面,曹皇后还是不同意。某日,曹佾正侍奉皇帝,神宗再次向祖母请求,曹皇后才答应了。但是因为曹佾的堂弟曹偕也来了,曹皇后把殿门关上了,不同意见面。

起初,王安石当政的时候,变革了旧的典章制度,曹皇后在适当的机会对神宗皇帝说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不应该轻易改动。熙宁年间祭祀太庙的前几天,神宗皇帝来曹皇后的住所。曹皇后说:“以前我每当听说老百姓有什么苦处,一定要告诉仁宗皇帝,仁宗皇帝就推行减租政策,现在也还是应该这样。”神宗皇帝说:“现在没有什么事。”曹皇后说:“我听说老百姓对于青苗法、助役法叫苦不迭,这两种法令应当停止实行。王安石确实有才干学问,但怨恨他的人太多了,皇上要是爱惜他,想保全他,不如暂且放他到外省去。”神宗皇帝听了很吃惊,几乎已经准备停止施行这些法令,但还是被王安石操纵了,这件事无果而终。

神宗想出兵燕蓟,已经和大臣商定好了,于是到庆寿宫告诉祖母这件事。曹皇后问:“储蓄赐予准备好了吗?铠仗士卒精锐吗?”神宗说:“都已经办好了。”曹皇后说:“此事事关重大,幸运、凶险、后悔、吝惜在一瞬之间,得到燕蓟不过是南面受到朝贺而已,万一不行,则是生灵涂炭。如是燕蓟能轻易取之,那么太祖、太宗早就收复了,哪里会等到今日。”神宗明白了,说:“岂敢不遵从教诲。”

苏轼因为写诗犯了法,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中,大家都以为他必死无疑。曹皇后听说此事,便对神宗皇帝说:“我想起仁宗皇帝在殿试中取中苏轼兄弟时,高兴地说:‘我为子孙们找到两位宰相。’现在听说苏轼因为作诗而被关进监狱,该不会是受了仇人的诬蔑吧?从诗句中搜寻过错,即使有错也是小错。我的病已经很重了,不能再因为冤枉好人、滥加罪名而伤害天地的中正和平之气。对苏轼一案,还要仔细审查才好。”神宗皇帝流下眼泪。苏轼因此而得以免罪。

《宋史后妃传》

周人尊祖之诗曰:“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盖推本后稷之所自出,以为王迹之所由基也。宋之兴,虽由先世积累,然至宣祖功业始大。昭宪杜后实生太祖、太宗,内助之贤,母范之正,盖有以开宋世之基业者焉。观其训太祖以《无逸》治天下,至于豫定太宗神器之传,为宗社虑,盖益远矣。厥后慈圣光献曹后拥佑两朝,宣圣烈高后垂帘听政,而有无祐之治。南渡而后,若高宗之以母道事隆祐,孝宗奉明慈怡愉之乐,皆足以为百王法程。宋三百余年,外无汉王氏之患,内无唐武、韦之祸,岂不卓然而可尚哉。昭宪垂裕之功,至是茂矣。旧史称昭宪性严毅,有礼法。《易》之《家人》上九曰:“有孚,威如,终吉。”其是之谓欤。作《后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