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朱由检妃子之田贵妃(2 / 2)

田秀英不但心灵手巧,才华非凡,还时时心怀国家,处处以大局为重,时常督促崇祯勤勉国事。在崇祯沉迷于苏州女乐时,上书直谏云:“……当今中外多事。非皇上燕乐之秋。”崇祯批答云:“久不见卿。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既非朕始。卿何虑焉。”但还是当天赶往承乾宫,向田妃认错。在崇祯欲为她大肆筹办生日时,田妃上书婉拒,请崇祯多以百姓国事为念,勿要为她的生日耗费精力财力。

虽然田贵妃深得明思宗之宠,但却和周皇后之间的关系很是紧张,而另一位宠妃袁贵妃,却和周皇后处的很好。

据《明史列传》所载:田贵妃有宠而骄,后裁之以礼。岁元日,寒甚,田妃来朝,翟车止庑下。后良久方御坐,受其拜,拜已遽下,无他言。而袁贵妃之朝也,相见甚欢,语移时。田妃闻而大恨,向帝泣。

即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宫中嫔妃向例都需向皇后朝贺,田贵妃依例来到周皇后所在的交泰殿准备向皇后朝贺,周皇后知道田贵妃在殿外,却不宣她进殿,当时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周皇后也可传令免礼,但周皇后却故意拒田贵妃於殿外,而稍晚才来的袁贵妃却先田贵妃一步进殿,且和皇后相言甚欢。过了许久,待袁贵妃离去後,周皇后才宣田贵妃进殿,行朝贺礼时,周皇后沉着脸不发一语,田贵妃行完礼後只能默默退下。

事後,田贵妃回到承乾宫中,向皇帝哭诉周皇后的冷遇,闻后怒不可遏的明思宗便来到交泰殿与周皇后理论,於是明思宗与周皇后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之後明思宗冷静下来,委婉的向皇后赔诚,而为了维护周皇后的尊严,明思宗便命田贵妃出居启祥宫反省过错,且整整三个月不再召田贵妃侍寝。

同年春日,明思宗和周皇后一同在永和宫赏花,由于永和宫旁便是田贵妃往昔居住的承乾宫,周皇后因此想起许久不见的田贵妃,便请明思宗召田贵妃一同赏花,明思宗闻后漠然不语,周皇后便命宫女用车去将田贵妃迎来,而田贵妃来了以后,周皇后与之相言甚欢,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使得明思宗更加佩服周皇后的心胸。

迁住启祥宫後不久,田贵妃就染上重病,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将儿子托付给前朝皇后—懿安皇后抚养,并带着重病回到了承乾宫,同年10月16日死在承乾宫的病榻上,年30多岁。明思宗追諡为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入葬於天平寿山。

吴伟业在诗中替田贵妃庆幸“幸免玉环逢丧乱”,因为两年后的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明朝灭亡,崇祯帝自缢煤山。他死之前令周皇后、袁贵妃全部自缢,又手提宝剑砍杀了女儿和所有他临幸过的后宫女子,只放走三个儿子,即太子、永王、定王。确实,比起家破人亡、骨肉离散,被迫自缢或被砍被杀,田氏病死岂不是善终?但早两年病死还是晚两年被杀,她终究逃脱不掉年纪轻轻就不得不死的命运,历史的巨轮何等无情。

李自成命打开田秀英的坟墓,将明思宗、孝节皇后一起葬入。田贵妃之墓从此由贵妃园寝改号曰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