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皇后之间情深谊笃,“上重周后贤,伉俪恩甚备”,看来是真实的写照。《崇祯宫词》有一首这样写道:湘管挥来口授余,俨然村校接天居。
何当一顿童蒙膝,遂揭鸡竿下赦书。说的是这么一件事:有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太监秦某,在坤宁宫侍候皇后。有一天,皇后问他是否识字,秦某回答不识字。皇后就教他识字,少顷考问,秦某全部忘记,被罚跪阶下。皇帝见了笑着说:我请求先生宽恕他,如何?皇后佯装嗔怒说:坏了学规。秦某谢恩而起。透过这种日常生活细节,人们似乎可以看到皇帝、皇后之间那种寻常夫妻谈笑谐谑之情。
贵妃袁氏原是崇祯为信王时的小妾,崇祯即位后,她在紫禁城中,居于东六宫之一的翊坤宫,是明思宗妃嫔中仅次于田贵妃受宠者。但由于田贵妃与周皇后素来不和,而袁贵妃对周皇后向来温恭谦让,因此后妃之间关系很是融洽,袁贵妃本身也颇得明思宗之宠。
崇祯十二年(1639年)元旦,嫔妃向例须向皇后朝贺,田贵妃早来却被周皇后拒于宫门之外,晚来的袁贵妃却能先入宫向周皇后朝贺,可见三位后妃之间的关系如何。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凌晨,李自成挥军攻陷北京后直捣紫禁城,明思宗见亡国在即,便命周皇后与袁贵妃自尽。袁贵妃领命后,回宫悬梁自尽,但绳带却断裂,袁贵妃遂堕地昏去,许久后才苏醒。思宗见状,便拔剑对她乱砍了几剑,袁贵妃晕死在血泊中,思宗以为她死了,没有再砍。其实只是伤在肩部,后来被救活。
清政府入关后,怜悯这位明思宗最后的遗孀,赐居所膳养袁贵妃,但她终因伤势过重、又伤心国破家亡,不久便死去了。《清史稿》谓袁贵妃于当年(1644年)逝世,并于同年五月己酉入葬,但葬地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