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朱高炽之张皇后(2 / 2)

其三,张氏妇道严谨,顾全大局。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病崩,太子朱高炽即位后,立刻册封嫡妻张氏为皇后,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张氏身为皇后地位尊崇,但对自己娘家人管束十分严格,不允许他们凭借自己的关系谋求高官,更不允许他们干扰朝政,难能可贵。

其四,张氏深明大义,善待胡氏。宣德元年(1426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尊封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宣宗事太后极孝,“入奉起居,出奉游宴”,但凡贡物先奉太后,再自己享受。但由于宣宗宠爱孙贵妃,拟废皇后胡善祥改立孙妃为后,太后怜胡氏无过被废,一直非常照顾胡氏,宴席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

其五,张氏遵从祖制,辅佐英宗。宣德九年(1435年),宣宗病亡,享年38岁。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诸臣猜测太后是否会立别的儿子为皇帝,但张太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亲自指朱祁镇为新天子。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尤其是当她得知,英宗宠信太监王振,太皇太后得知大怒,重重惩罚了王振,在太皇太后有生之年,王振一直不敢干政。有效保障了政策的清明与延续性,为大明江山稳固做出了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据文献记载,张氏平时对中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仁宗死后,每遇军国大事,宣宗都禀明母后再决定,张氏提出的意见建议都很中肯。张氏也常询问宣宗处理朝政的情况,并经常提示宣宗,注意体恤百姓疾苦。到了英宗时期,更是全力辅佐,未敢懈怠。

张氏身为一介女流,除相夫教子,管理后宫外,还能极力支持和辅佐丈夫、儿子、孙子建功立业,治理国家,颇为不易,实在难得,是故后人对其评价为“女中尧舜”并非谬赞,而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