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六 朱琳之子(1 / 2)

番外十六朱琳之子

要说谁最聪明的话,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双女侠客之一朱琳的儿子。这孩子从小就是个聪慧过人的神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任何事物,只要看了一遍,就能领悟其中的精髓,举一反三,让所有人都发自内心称赞他的聪明才智。无论谁有这样一个儿子都会感觉很骄傲,朱琳也不例外。可是自从有了这样一个聪慧过人的儿子之后,自己的好姐妹陈言萍就和自己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从前。朱琳想过很多种可能,可她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后来陈言萍告诉自己,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她的这个聪明的儿子。朱琳很无奈,更多的是愤怒,她感觉陈言萍完全是嫉妒,嫉妒自己有这样一个美满的家庭。可内心深处告诉自己,自己这个好姐妹绝不是这样一个人。

七岁的时候,朱琳之子就洞悉了世间所有一切,一切阴谋诡计在他面前都宛若不存在。一个七岁的小朋友说起话来就像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一样,刚开始人家觉得很稀奇,感觉这孩子挺有趣的。但是时间一长更多的感觉却是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比方说,有人觉得这孩子挺可爱,想来逗逗他,说一些哄孩子的玩笑话,可这孩子却揪着这玩笑话不放松,让你下不来台,你还有觉得这孩子可爱的感觉么?当然没有,或许说毛骨悚然都有些缩小了。队长就曾经对朱琳直言不讳:这孩子很聪明,聪明的甚至有点过头了,如果将来把这聪明用在正道上,前途一片光明,可以给人们带来诺大的好处,但是如果走了歪路,那将是全人类的噩梦,你自己一定要小心点。

至于那句“全人类的噩梦”多少有点夸大其词了,但后来证明,队长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朱琳有时候就在想,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队长这样的人存在?好像世间所有的事情都瞒不过她,所有的离合诡计,宵小阴谋,在这个女人的眼里都是透明的。她也好像能预知未来,以后会发生什么,经她一说,八九不离十。平日无事的时候,两口子总是能谈论起队长。耳濡目染,朱琳的儿子从小耳朵里听到的都是有关于队长的传说。他想不明白,这个在小千世界中千世界都以失败告终的失败队长究竟有什么厉害的?而且这还只是个女人?难道这世上的男人都死光了么?为什么让一个女人的威风这么大?就连自己一向崇拜的父亲母亲对这个女人也是崇拜至极。

大概八九岁那年,朱琳之子没了笑容,整天神色忧郁,父母都认为他得了病。可历经大江南北也瞧不出是什么症状,朱琳那段时间都快急疯了。有一天晚上,儿子找到父母,神色平静说出一番话:“爸爸妈妈,我没有病,你们不必为我担心,我只是有件事一直放在心里,挥之不去。”至于是什么事情他没有说,留给了父母无穷无尽的遐想。从那以后,这个不到十岁的少年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眉头深锁,用纸笔勾画着什么。朱琳好几次看到他的纸上画着奇怪的符号,问了几次,也就算了。朱琳之子从那天开始就研究队长这个人,他翻看了这个女人一生的经历,包括出生在什么地方,小时候谈过几次恋爱,甚至每天什么时候吃饭,以及上厕所的规律。

尽管这些规律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规律的,但经过他的牵强附会,硬生生得出了一套理论,一套针对于队长一个人的理论。他整天都在幻想,如果自己放在队长的位置上,自己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更多时候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一些做法和队长会不谋而合。看到后面的几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他没有去看结局,而是在想,自己会怎么做。等到他思索良久之后做出决定再去看结局,发现自己还是不太了解这个女人。这个女人的做法,永远都是在当时情况下最正确的,也是损失程度最小,给予敌人创伤最大的。自己思索很久的做法,到队长面前一比,完全就是落了下风。如此一来,他更加不甘心,他想超越这个女人,成为众人眼中唯一的世界第一,不是第二。

这个充满挑战欲的孩子是个行动派,只要是自己想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很多次听别人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艾爱爱你,自己在别人眼中,也只是个天才儿童。他在悄无声息之间建立了所谓的无敌帮,去这个名字的含义就是自己是无敌的人。建立这个帮派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打倒队长,自己取而代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孩子心理不太健全,就因为从小都是生活在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之中,在他的心里绝对不允许有人还能超越自己。敢想敢拼是他的一大优点,如果只是敢想敢拼,他也走不到最后的程度。除了有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做事滴水不漏,无敌帮成立那么长时间,干了那么多事情,知道他是老大的人,却可以说寥寥无几。

在暗中破坏队长的事,是无敌帮最大的梦想。你不是在南京建立了那么多学校吗?行,我就从中搞破坏,让你做不成,朱琳之子就是这样的心理。首战告捷,接二连三胜利,这些都给了朱琳之子无穷的信心,他认为,来明的我玩不过你,我就来暗的,只要能把你玩死就行。这孩子做事老到,知道什么叫做各个击破,酷跑团队和灭害大队走得很近,自己就先从这里入手。酷跑团队猝不及防,被他弄得支离破碎,然后下一个目标就是独行侠陈言萍。陈言萍是自己母亲的好朋友,对这个女人的了解自己胜过队长,想要先把这个女人杀掉,自己必须得下点功夫。他一点也不敢小瞧这个正义之笔,花费的功夫也远远超过了酷跑团队的那些成员,可谓是下了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