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儒这几天在一边做着春秋大梦、一边养着养不好的伤,这样一幅颓废的样子让周秀英十分不满。可周秀英毕竟是徐鸿儒一手带大的,这份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情分却是剪不断、撇不清的。
因此周秀英施展起轻功来,一眨眼功夫便已到了行宫之外,却见宫门已被敌军堵了起来,看他们的旗号,显然是姬庆文的明武军。
虽然战事有些僵持,可姬庆文占有了无可动摇的优势,这让他在激烈的战斗之中依旧十分逍遥淡定,正同李岩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探讨着攻破白莲教所谓“行宫”之后,应当怎样处置这位徐教主。
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佥事李元胤见了,慌忙提醒道“姬大人小心,白莲教诡计多端,现在战事正酣,这妖女却在阵前叫嚷,恐怕另有诡计。”
李岩听了这话,还是觉得不放心,便自作主张,令女将军秦祥珍暂时代理全军指挥权,又令黄得功和杨展两人随身护卫姬庆文,以免发生什么意外。
于是当姬庆文兴冲冲同周秀英再次碰面之时,他身边已是一左一右各有了两个武艺高强、忠心耿耿的护卫。
姬庆文顿了顿,摆出一副极为认真的表情,说道“秀英姑娘,你也是巾帼英雄了,何必守着徐鸿儒这么一副冢中枯骨陪葬呢?”
要说还是读书人厉害。
却不料周秀英沉默半晌,忽然说道“这位是李先生吧?果然是位饱学鸿儒。不过我有一事不明,倒要请教李先生几句,不知先生肯赐教否?”
周秀英道“李先生,我本是本朝太祖的同乡,也是安徽凤阳人士。当年一场水灾,将我全家淹死,就剩下我一个在襁褓之中的婴儿侥幸逃生。是教主爹爹将我从野狗的嘴下救出,并且将我拉扯长大、养育成人。因此来说,爹爹同我虽没有父女的血缘,却有父女的恩情。现在我爹爹被姬公子重兵围困,正是危在旦夕之时,难道我这个做女儿的,就不应该到他老人家跟前尽一尽孝吗?”
所谓“百善孝为先”,按照圣人的立法,父子(当然也包括父女)的伦常,还在君臣之忠义之上,应当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应遵循不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