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这个房客……狡诈!(壹)你让宋朝哪……(2 / 2)

吴用忍不住感叹道:“不知道何时我华夏子民的早餐也能如此丰盛。若是有那日,我便是死了也无憾。”

对于梁山农民起义军,史学界当然是肯定了他们的反叛精神,但也有人指责他们破坏了宋朝的生产力,导致宋朝在面对西夏、契丹及金朝的时候缺乏底气。不过李雷觉得梁山起义军们早期的目标还是很朴素的,自己能吃饱肚子同时让穷人们不至于饿死。对于农耕文明来说,填饱肚子是最朴素最基本也是最困难和最崇高的目标。

事实上,华夏文明虽然挺过了好几次差点种族灭绝的□□,但是却真没有真正吃饱过肚子,即便是康雍乾依靠着土豆也只是让民众不至于那么容易饿死罢了。真正解决了华夏人吃饱肚子这个问题的人要归功到袁隆平老先生,真的是袁隆平先生发明了杂交水稻才真正让华夏人吃饱了肚子。

李雷觉得如果是封建王朝时代的话,袁隆平的地位一定会抬到跟孔子一般的地位,而且民间一定会将袁老先生封神建祠供奉。因此李雷听得吴用这般叹息,他也只有叹息。毕竟宋朝的农耕技术虽然是同时代领先,但是很现代比起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再加上土地高度集中,这必然导致普通农民食不果腹。

可惜只要是在封建时代,这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毕竟皇帝是封建地主的利益代表,他再英明神武也不会自己将自己阉割了。就算他真的有刀子挥刀自宫,那地主阶级也绝对会将这个帝王打入十八层地狱,然后再换一个帝王来巩固他们的利益。

李雷在餐桌上向吴用解释了这个民宿系统的来历,同时也向吴用普及了宋朝的简史。当吴用听到堂堂宋朝被一个蛮夷政权逼得南渡而被俘虏了两位皇帝的时候,吴用怒不可遏,斥道:“那些个臣子丘八当真是不为人子!殊不知君辱臣死,他们居然让大宋沦落至此!”

李雷心中默默吐槽,宋朝的臣子和读书人还算是有骨气的,至少南宋被灭之后,尚有十万学子蹈海自尽,以身殉国。到明末的时候,还有几个读书人为明朝殉国?除了崇祯皇帝吊死在那棵老歪脖子树上之外,其余人还不是转身就跪舔侵略者?倒是有几个想进史书的读书人思前想后决定殉国之后,结果沉潭的嫌水冷,自缢的觉得头发太痒……于是他们最后没有殉国,然后为新的王朝歌功颂德。只是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感叹自己没有努力一把进史书。

“李老弟,兄台姑且厚颜如此称呼阁下,敢问你可有办法挽救宋朝于乱世?”吴用道。

“方法倒是有,但是并不适合你们。”李雷摇摇头道。

由于华夏文明是一个农耕文明社会,因此华夏文明是一个保守的文明。但是农耕文明就需要庞大的土地来支撑,可是不外扩领土的话,华夏文明就容易一次又一次地重蹈历史。特别是宋朝在华夏历史上属于收缩期,如果不是宋朝没有采取抑商政策的话,那么宋朝估计亡国的时间会更早。就宋朝这重文抑武的国策和强干弱枝的军事战略布局,李雷可不看好宋朝能有实力和西夏或契丹一战。

而且宋朝也是挺苦命的王朝,不仅没有河套这个华夏当时唯一可以饲养马匹来供养骑兵的放牧区,同时因为丢掉了燕云十六州,导致宋朝门户大开。但凡北方的侵略者稍微努点力,就能分分钟打到汴梁城下,你让宋朝哪里有胆量去对外发动战争?

虽然吴用还想追问一二,但是李雷却将话题岔开了。毕竟按照历史的发展,南宋也坚持抵抗了蒙古大军那么多年,已经非常努力了。如果因为自己的指点导致宋朝走偏了发展方向而提前亡国的话,那李雷算得上是历史罪人了。而吴用见李雷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兴趣,他也非常有眼色地跟着李雷说起哥谭市的风土人情了。

</li>

<li style="font-size: 12px; color: #009900;"><hr size="1" />作者有话要说:明亡之后,江南的确有一些世家子弟“打算”自杀殉国。

但是在自家后花园跳了鲤鱼池之后觉得水冷就放弃殉国了。

嗯,所以说明朝读书人的骨气嘛……

好了,下一更20点整见!</li></ul>